2018年5月27日,江西省吉安縣萬福鎮羅石冰烈士故居正式開館了!
下午15:00,李克堅(吉安縣縣委書記)、盧秋如(吉安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小成(吉安縣縣委常委、總工會主席)、肖詠峰(吉安縣縣委常委、人武部部長)、黃春發(吉安縣縣委辦公室主任)、張之材(吉安縣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郭劍生(吉安縣文廣新局局長)、曹小淦(吉安縣縣委辦副主任、黨史辦主任)等赴萬福鎮井頭村舉行羅石冰銅像揭幕儀式。

并由盧秋如(吉安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部長介紹羅石冰生平和參加活動人員;
羅石冰生平大事
1896年10月 出生于廬陵縣延福鄉大安井頭村
1903年 就讀本村私塾
1908年 就讀本村經館
1911年 就讀廬陵高等小學堂
1911年,15歲的羅石冰以優異成績考取廬陵畢業后又考取了南昌省立第一師范。一師校長王壽彭與陳獨秀又舊交,思想進步,很器重羅石冰,經常將陳獨秀寄來的《新青年》等進步書刊交于羅石冰閱讀,其漸漸地接受了陳獨秀和其他先進知識分子宣傳的民主與科學思想,樹立了變革舊制度、改造舊中國的遠大志向。
1914年 就讀南昌省立第一師范
1919年3月 吉安縣立高等小學任教
1919年3月,羅石冰從第一師范畢業,回到吉安,受聘于吉安縣立高等小學任理科教員。
1924年2月 考入上海大學社會學系并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4年2月,經好友劉九峰的介紹,羅石冰遠赴上海,考入了中共中央為培養革命骨干而創辦的上海大學。上海大學享有“武有黃埔,文有上大”之盛譽。
1925年6月 上海總工會工作
1925年6月1日,上海總工會成立,黨中央為加強工會的領導,從上海大學調羅石冰到上海總工會工作。
1926年1月 回吉安建立黨組織
1926年1月,中共中央為加強江西黨組織的領導,從上海派羅石冰為特派員來江西巡視并主持工作。1月14日,到達南昌,組織營救被北洋軍閥江西督辦方本仁關押的江西籍共產黨員趙醒儂等人。
1926年4月 任江西地委書記
1926年9月 返吉安部署迎接北伐軍進城
1926年9月,北伐軍正進軍江西,地處贛江中游的吉安為必經之地,羅石冰主動提出回吉安,作迎接北伐軍入城準備工作,來到吉安后接任了吉安特支書記。
1926年12月 任吉安地委書記
1926年12月,中共中央決定,將江西地委改為江西區委,劉九峰任書記,羅石冰等九人為委員,隨后中共吉安特支也相應改為中共吉安地委,羅石冰任書記。
1927年8月 參加八一南昌起義
1927年8月1日,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共前敵委員會和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領導北伐軍三萬余人,在南昌舉行武裝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羅石冰參加了“八一”起義,出席了8月1日上午召開的聯席會議。會上成立以共產黨人為主體,有國民黨左派人士參加的革命政權組織-----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羅石冰任財務委員會委員。
1927年9月 廣東潮汕被捕后機智逃脫,輾轉至廈門鼓浪嶼
1927年10月 任福建省福州市委書記
1928年3月 從上海出發取道海參崴經西伯利亞鐵路赴莫斯科中國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學習
1930年秋 從莫斯科回到上海,后任山東省青島市委書記
1931年1月 上海東方旅社參加黨的會議被捕
1931年2月 上海龍華犧牲

羅石冰故居揭幕儀式現場
羅石冰是中國共產黨江西省的早期負責人,吉安地區最早的馬列主義傳播者和黨組織創始人,為吉安地區轟轟烈烈的革命運動建立了堅實的組織基礎。1931年2月7日在上海英勇就義,是著名的龍華二十四烈士之一。他短暫而輝煌的一生,為黨和人民的事業作出了可貴的貢獻,其“無產階級英雄氣概乃是永遠值得我們紀念的。”

由李克堅書記、羅石冰侄子羅錦泉為銅像揭幕、全體人員向銅像三鞠躬。萬福鎮(毛珺)安排講解。

放眼求真理 廬陵播火種 萬里風雷驅腐惡
捐軀為革命 鐵骨葆初心 一腔熱血化霓虹
上聯是指羅石冰先后赴南昌、上海、蘇聯等地學習,接觸新思想和馬列主義,回到家鄉吉安建立黨組織,行程數萬里;
下聯指羅石冰在他加入共產黨之地的上海犧牲,始終堅守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其無產階級英雄氣概永遠值得紀念和緬懷;
(由吉安縣詩詞學會劉遠春先生擬定)





|